[天氣資訊] [交通資訊] 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行山路線] [香港地方]
[手機覆蓋地圖] [谷歌地圖] 最佳瀏覽像素:1024 x 768 [中原地圖] [地理資訊地圖]

【潛龍石澗】- 後記 (17.12.2006)

「蓮花山」東坡下的水谿,流峽詭譎,不少旅人也曾誤入歧澗。一行五人,10:30am「龍尾村」旁下澗,過了「蒼龍石澗」入口,卻不慎也錯過了「蓮龍石澗」入口,及遠遠看到了「蟠蓮飛瀑」上的巨石,始知闖進了這條令人迷惘的「潛龍石澗」。此澗深藏於涓滴難尋的枯石堆後,旅人需嘗試撥開繁荊,方見汨流翩舞。但更詭異處,數年前曾探遊此澗至右源,是在早段經另一乾溪入澗的,一澗又怎會在中途分流而又復合﹖「蟠蓮飛瀑」後,流水三分,取中源,遇一垂壁,一人繞右附木先上,下繩協助三隊友登壁頂,餘下一人走右路,倚藤蔓上攀陡直泥坡,續穿林繞過一大石,在一近數十呎高巨石底返回澗道。眾人匯合後午膳,膳後續登林中陡斜澗道,上升近300m,窮源出峽,2:30pm於「蓮花山」與「三山台」間坳位接山徑,經「阿婆髻」,4:30pm抵東涌。

中為蓮龍石澗谷位,右為潛龍石澗谷位
見右方石塔,始知誤入潛龍石澗
蟠蓮飛瀑
瀑頂回望
窮源出峽,腳下是梅窩平原

【吊手岩南坑】- 後記 (12.12.2006)

兩人至「馬鞍山村」,過「大水坑橋」後,繞過閘門覓路入澗,沿「馬大石澗左源」上溯,澗道平緩幽暗。至240m高度,轉左便是「吊手岩南坑」,澗道轉陡。中段峻崖展矗,第一層壁中路有前人留下絲帶,但空蕩無憑,其勢也險,改試右邊隙位上攀,藉數株灌木之助,勉力可上,另一隊友未有相隨,右邊繞林而上。第二層壁難度更高,不再硬闖,右面鑽林至壁頂,踞此回望,雖然風光明媚,但受蜂、蚊、蟻等滋擾,未有久留。上升至近500m,左面離澗,澗程共兩小時。回程沿「吊手岩」脊下山,巧遇「鷹傑之友」自「靈猿守谷」而來,與其首領「傑仔」交談一會,又各奔前程。

吊手岩南坑初段
中段峻崖展矗
崖頂回望
巧遇「傑仔」

【青龍頭、大欖自然教育徑、四排石】- 後記 (10.12.2006)

是日氣溫大致在十六至十九度間,間有陽光。一行九人,自青龍頭起步,先走大欖自然教育徑,過最高點後取小徑下大欖涌水塘邊,閒庭信步,正午時份抵吉慶橋附近小休。午膳後傍引水道往大欖隧道轉車站方向走,接登小段大欖涌郊遊徑至220m高度,抄崎嶇隱徑下山,繞過配水庫,撥草尋小路下走,4:00pm抵此行的目的地,四排石村內一所田廬,內種果菜花草樹木,品種數十餘,還有一洼池塘。田廬主人正是行友之一,亦其餘八人的舊日老師,屈指三十年,今過著現代陶公的生活,令人欣羡。

下大欖涌水塘途中

【吊車棧道、彌勒金腰】- 後記 (26.11.2006)

早上天陰,一行二十人經逸東邨步往侯王宮,隨即接上登山徑直抵三號吊車塔,沿木板棧道走至最高點五號吊車塔,續行彌勒山西腰抵蓮池寺,大隊解散。午後天色放晴,一名早上脫隊的隊友趕至,匯三未盡興者成四人小組,自心經簡林再展步,棄走法門古道,東山法門旁上彌勒山,綑遊彌勒金腰東段。此段景色至美,雲霧掩著羅漢塔,飄然而下,地塘仔上千樹嵯峨,寶林羅漢二寺,就是育於這充滿靈氣的鳳凰山山麓。下午天氣絕佳,這裡看沙洲便明白為何旅人稱她是西海明珠,再遠的青山正展示出她貴為香港三尖之一的高挑身段,此時極目甚至可辨深圳蛇口一帶的高樓。接回吊車徑下山,竟意外地發現斷腸草。回到東涌市中心,已是6:00pm。

雲霧飄然而下

天氣絕佳

香港四大毒草之一的斷腸草

斷腸草的花

三號吊車塔下望東涌海

《重九登紫羅蘭山》 (30.10.2006)

昨日是重九佳節,自黃泥涌水塘登紫羅蘭山,山頂本可極目南中國海,惜煙霞所阻,即使維港也是一片朦朧。下山直取大潭篤水塘,攀雙潭石澗,澗內杳無人跡,與澗旁遊人絡繹於途的大潭水塘道恰成強烈對比。續走港島徑六段,抵大潭道乘小巴賦歸,全程耗時三小時半。

【大枕蓋南坑、田尾坑右源】 - 後記 (10.9.2006)

紅雨翌日,天晴轉涼,正宜郊遊,溯澗更佳。一行四人,打的澗前,八時三刻,旅程伊始,枕蓋南坑,流水淙淙,澗沐清風。百五米前,高瀑迎途,瀑頂再走,澗途漸窄,二百米處,折右乾坑,離澗登脊。山路隱晦,草高沒頂,林藝下山,抵西灣路,已過正午。小休片刻,一人離隊,餘眾續走,艷陽引路,田尾右源。百六米處,源開左右,不知取捨,左而復右,右而復左,來回再三,終取左支。澗道轉陡,勢亦開揚,急流串走,頗具姿容,澗末景變,崖壁巍巍,壁頂回望,湖光山影,不忍離去。二時三刻,田尾山旁,下走鹿湖,三時一刻,抵西灣亭,結束旅程。

大枕蓋南坑 — 西灣路旁入澗

大枕蓋南坑 — 雙瀑廊潭

大枕蓋南坑 — 高瀑

田尾坑右源 — 上溯途中

田尾坑右源 — 澗內潭瀑

田尾坑右源 — 源頭巨壁一隅

【飛鵝山南脊】- 後記 (20.8.2006)

今早初攀飛鵝山南脊,8:15am飛鵝山道一號屋旁隱徑登山,自此便不斷上攀,越層層峻拔飛崖,偶一回首,也難相信自己能走過這道陡脊,及抵「自殺崖」,山勢更為懾人,未敢駐足細認,9:30am登602m高的飛鵝頂。下山取道飛鵝山東坡小徑,急降至320m等高線,接回飛鵝山道車路,其時約10:00am。

【再探石門坑】- 後記 (19.8.2006)

是日炎熱無風,1:00pm沙田醫院後車路旁下「石門坑」,由於昨夜一場黃雨,水量尚豐。坑道狹窄平緩,澗床多沙,亂枝阻途。中段遇蜂襲,隊員各中數針。上升至230m後,水枯流斷,在叢林中左兜右轉,約3:15pm抵山脊小徑。折左登「女婆山」頂,續沿「女婆西坑」與「石板溪」間的山脊下走,5:00pm抵「突破青年村」。

石門坑初段,再進便是密林澗途

算是澗內最可觀的瀑布

偶然可見天日

斜壁下的流水

【正坑】 - 後記 (10.8.2006)

在「寶霞」的威脅下,選擇了閒遊「正坑」,取其全程靠近車路,便於撤退。但「寶霞」弱質纖纖,又蓮步姍姍,天氣完全沒有變壞,宵來豪雨,日間密雲,正宜溯溪。9:40am「魚湖」車路下澗,涉水而行,過一段林蔭坦途後,澗轉開揚,接連幾碗清潭,水色玉翠,惹人留連。再遇車路後,澗流轉弱,漸多亂枝,及過一輸水管道,水勢復盛,嘗欲左轉「牛耳石東坑」,見坑窄枝橫,棄之。續走遇一瀑壁,壁上是車路下的兩條輸水管,正好一嚐走地龍滋味,澗道再上便入沼澤之地,12:20pm離澗。猶有餘力,登「大輋嶺墩」,下山時見對面山一幅高崖瀑布,垂空斷接百呎,正是「牌額西坑」。再走攀「牛湖墩」,登頂後下起雨來,大概是「寶霞」的一點餘香吧,2:30pm來到「北潭凹」,乘小巴返家。

正坑 — 魚湖車路下澗

正坑 — 接連幾碗清潭

正坑 — 水色玉翠

牌額西坑 — 瀑布垂空斷接百呎

【石深坑、石榕坑】 第二回 - 後記 (1.7.2006)

是日艷陽高照,一行四人,9:00am自「水浪窩」步行一小時,在往「天梯」山徑高度30m附近入溯「石榕坑」,甫入澗即見不少香樹遭砍伐,至70m見分源,折左而上,過100m後澗道漸陡,較多瀑流,270m後已是源頭弱水,叢莽之地,林藝一番,1:00pm方接360m處山徑。小休後1:30pm下降分水嶺另一邊的「石深坑」,坑內級級流泉,短瀑深潭接踵於途,惜水質略濁,沿澗亦有似非法入境者遺下的污染,下游區平緩開闊,澗途漫漫,4:30pm始抵連接「蛇石坳」與「深涌」的小徑。打著雨傘,頂著烈日西斜,拖著疲乏身軀,兩小時後重返起點「水浪窩」。

石榕坑 — 澗陡林秀

石深坑 — 潭盈壑翠

【黃竹洋坑、四城石澗、打鐵屻右坑】- 後記 (15.6.2006)

是日天陰欲雨,一行三人,9:15am抵「黃竹洋村」,高度約180m,橋邊下「黃竹洋坑」,涉水前進,旋見左右皆斜削石坑,流水不斷,循左源上攀,驟見連綿飛瀑,在陰暗狹窄的坑道內奔騰而下,正攀而上,暑氣盡除,再溯一程,又見分源,取右,仍有汩汩流泉,但窄坑亂枝,走來困足,11:15am上升至350m,棄澗,右邊打林而上,一小時後始接「針草坳」「麥徑」。沿林路下「城門標本林」,跨「草城石澗」後便入溯「四城石澗」,此澗水量豐盈,中下游湧泉不斷,上游近林路處近日曾有山泥崩塌,沖下斷木滾石,影響澗容,高度570m處見山徑橫陳,就此離澗,總計走此澗耗時一小時半。復取道「鉛礦坳」,走「衛徑」往「大埔」方向,3:30pm至橋位三源匯聚處,下「打鐵屻右坑」,此坑平緩寬敞,水盛林清,多口深潭伏途,伴有層流飛瀑,乃戲水尋幽之勝地,4:30pm柔降至「觀音宮」,離澗出「老劉屋」賦歸。是日所走乃三條中型石澗,但位於全港降雨量最高的地區內,引水頗深,堪為夏日的「清暑殿」。

黃竹洋坑 — 正攀而上

黃竹洋坑 — 暗坑飛瀑

四城石澗 — 湧泉不斷

山泥崩塌

打鐵屻右坑 — 帷幔瀑

觀音宮

【紫羅蘭石澗群選遊】- 第二回 ﹝九紫連環﹞ (11.6.2006)

連日來的大雨,使紫羅蘭群澗都大水起來。8:40am開始入溯「紫淺11號3」,這算是「紫淺」澗系中較容易的一條。繼自「紫徑」下降「紫潭10號」,上「紫潭11號」,復下「紫潭9號」,上「紫潭8號」,再下「紫潭7號」至「大潭中水塘」邊。在豐水的日子中,降澗的難度大增,「紫潭」各澗都有本身的險位,好不容易才安然渡過。水塘邊打林綑往「紫崗橋石澗」出口,此地實為三源匯聚處,左是「長潭3號澗」或稱「長連北坑」,中是「孖崗坑」﹝4號澗﹞,右面才是「紫崗橋石澗」﹝5號澗﹞。前二澗上段沒有引水道截流,後者集「孖崗山」西坡引水道之水而下,故三澗的水勢遠比早前各澗洶湧。先溯3號澗至環塘徑,再下4號澗,接回5號澗窮源至「紫崗橋」,此時約3:00pm,已遊畢九澗精華。續按原定行程往探「紫深」澗系,以圖完成九「紫」連環,惜途中天色驟變,下起大雨來,只好走「紫徑」往「黃泥涌水塘」賦歸。

紫羅蘭石澗群分佈圖

【瀑布走廊、打石澗】- 後記 (6.6.2006)

六月六日原定訪遊「黃竹洋坑、四城石澗、打鐵屻右坑」,但甫自火炭火車站起步便下雨,抵「黃竹洋街」時雨勢更大,望草山頂烏雲滿佈,乃及早回頭,改遊雨帶區外的「龍脊西瀑布走廊」。10:00am石澳道下小巴,沿下「爛泥灣」的小徑往引水道,兩週後重遊此地,群澗水量更豐。這回集中探索群澗於引水道下的下游段,先下「龍爛左坑」至「蓮鶴仙觀」,折回「龍爛右源」返引水道,再下溯「銀坑」下游,途中錯過「銀坑右支流」,直下海邊,南行小段見另一小溪遂入溯,接回引水道返「銀坑」,見右支流遂下探,其流入「銀坑」之位置,正是景觀奇佳的高崖疊壁所在。重返引水道續上溯這右支流,引水道以上流水充沛,初時平坦易行,後段有多幅斜瀑,石澳道之後可續溯至一小蓄水池,再上便是弱水亂枝、乏人問津的窄坑。退回石澳道沿港島徑登「龍脊」,在「打爛埕頂」來回觀察「龍脊」東坡,決定下降不用高級林藝的「打石澗左坑」,此坑上段在板坡斜壁區內,附低矮灌木而下,有驚無險,不久澗形漸現,小心下走層層似乾還濕的石壁,終抵石澳道14號屋附近,3:30pm乘小巴返筲箕灣。

銀坑 — 高崖疊壁間的觀景台

打石澗左坑 — 層層似乾還濕的石壁

【龍脊西瀑布走廊】- 後記 (25.5.2006)

雨後初晴,除了帶來良佳的視野,也附送大量餓蚊,緊隨身後,蚊怕水也失效,從石澳道下走至「土地灣」,已被蚊叮多口,只好急急換回長褲。沿港島徑七段引水道北行,很快便到了「銀坑」,入口處有短瀑深潭,可浸泳。續走源分左右,先溯右源,後降左源,兩源澗貌相若,開揚而流泉不斷,左源水較盛,近石澳道有飛崖高瀑,右源則平易近人。走過「銀坑」兩源,再沿引水道北行,過「東丫村」後便見「龍爛坑」,此坑右源可走,入口有長瀑相迎,澗勢先南後東,坡道平緩,流水一氣呵成,如銀龍妙舞。坑至石澳道,旁有精緻石階下「東丫村」,重返引水道北行,可見「龍爛坑」另兩條左源,俱是短直水少不宜走。到「爛泥灣」後,很容易便找到了「雲爛坑」,引水道上可見三源,最右者水弱林密不值一遊,餘二者暫稱左源與右源,澗道同樣急陡,宜溯不宜降。

先登「雲爛左源」,在瀑絲紛紛下扣壁上攀,難度比前三澗高,爬過層層疊壁後,澗道略向左擺,坡道稍緩,後段充積很多垃圾,有礙澗觀。抵石澳道後,沿下「爛泥灣」的小徑返回引水道,再溯「雲爛右源」,此澗水量至為豐沛,入口是險要斜峽長瀑,有膠喉引上右崖可避之。左移入澗後,瞬即沒入陽光不至的密林中,抬頭又見高瀑,飛流急墜,避無可避,正面扣瀑涉水上攀,瀑上又是急瀑,攀爬不斷,絕無冷場。及遇上一四十餘呎垂瀑,正攀尤如賭命,遂扳左崖避其險,沙浮石碎,幾經辛苦,來到瀑頂,但重入澗道仍需橫移一碎石直坡,失足便墮回瀑底,再看澗內又是另一三面壁立的懸瀑,臨此絕地,只好後退離開主澗,在更左面的山坡掃林而上,復橫移返回主澗,此後還需正攀多層瀑壁,始回到石澳道。總計是日9:00am起步,2:30pm收步,歷五小時半,完成五澗之旅。

土地灣

銀坑 — 短瀑深潭

龍爛坑 — 長瀑相迎

雲爛左源 — 瀑絲紛紛

雲爛右源 — 水量豐沛

【全溯黃龍坑】- 後記 (6.5.2006)

幾天前的紅雨,造就了大水的黃龍,「三龍峽」的三龍,全部現身。更難得是,黃龍上源,依然潭瀑連綿,激流響徹。全溯「黃龍坑」,共花了五小時半,回程經「黃龍坑郊遊徑」,6:30pm始返回東涌市中心。

黃龍主瀑

左龍瀑底

右龍瀑底

懸壁棧道

蛇倒退

黃龍上源,依然潭瀑連綿,激流響徹

回望黃龍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