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天氣資訊] [交通資訊] 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行山路線] [香港地方]
[手機覆蓋地圖] [谷歌地圖] 最佳瀏覽像素:1024 x 768 [中原地圖] [地理資訊地圖]

《回到辛亥革命前 — 第一回》 (7.5.2011)

尋找香港歷史的最有效方法,莫如到墳場走一轉,今天一行六人,一口氣走訪了「跑馬地」五個在十九世紀啟用的墳場,即「回教墳場」、「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」、「香港墳場」(原名「紅毛墳場」,為基督教墳場,後變成公眾墳場)、「祅教墳場」(又名「波斯墳場」)及「猶太墳場」,憑弔昔日的華洋官紳,以及客死異鄉的軍人、傳教士及遷港住民等。五個墳場的共通點是林蔭處處,樹木扶疏,確是先人永享極樂的「快活谷」。墳場有說不盡的故事,今天重點是拜訪兩名辛亥革命志士及一位支持孫中山搞革命的議員。「香港墳場」眾多墳塋中,唯獨一座無字碑,以天圓地方概念設計,刻有青天白日圖案,上有斷柱,意味英年早逝,壯志未酬,碑下安息的是晚清革命烈士楊衢雲(即電影《十月圍城》中被清廷刺客暗殺的張學友),他是興中會第一任會長(當時孫中山是秘書,楊被行刺前一年孫接任會長),死後由會友謝贊泰安排下葬此地,但恐秋後算帳,未敢留名。無字碑對上一層墓地,另有一墳上刻「顯考諱其元號春魁洪公之墓」,所葬者乃洪春魁,他是洪秀全的族侄,戎馬倥傯十多年,封瑛王三千歲,太平天國滅亡後,改名洪全福(含托洪秀全福蔭之意),逃往香港,嘗與興中會謝贊泰等合謀廣州起義,事泄逃跑,清廷懸紅追捕,不論死活,皆有賞賜,後竟有奸民及貪官先後捏造屍體及死訊向清廷報功,洪最後病死香港,初葬之時,碑文只低調地書上「洪其元公墓」五字。無字碑對下一層墓地,有何啟夫妻合葬之墓,何為紀念亡妻雅麗氏,創辦了雅麗氏利濟醫院,附設香港西醫書院(後併入香港大學),孫中山正是首屆畢業生,他暗中支持孫中山成立興中會總部及部署起義,更為廣州起義起草宣言,何是首位封爵的華人,碑上寫他是大律師,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,更連續四次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,辛亥革命後,他協助革命政府草擬新憲法,港英未有五度委任他為議員,不久他亦病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