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景灣的沙灘大白灣,左山是老虎頭 |
稔樹灣 |
長沙欄村外沙灘 |
第五站「分擔」 | 第七站「重跌」 |
第八站「叮嚀」 | 第九站「摔倒」 |
第十站「剝衣」 | 第十一站「被釘」 |
第十二站「懸架」 | 第十三站「卸屍」 |
到達神樂院 |
「復活」 |
三角楣前後刻拉丁文,意謂:「進入者得平安,離開者享安樂」,藍和白是象徵聖母的色彩 |
法蒂瑪聖母亭,正面對聯:「靈形迭現,法蒂瑪牧童聆訓;慈光普照,大嶼山隱士獻身。」 |
亭的基座背面刻有碑誌 |
聖堂位於高地上,靠永援聖母橋(1960年)連接外面的車路 |
橋邊放十字架 |
橋下的大水坑,流水不息,洗刷每顆過橋者的心靈 |
聖母神樂院聖堂,以花崗石建造,外形簡單樸實,保持中世紀特色 |
聖堂門外有本篤會會祖聖本篤像,手持他所寫的會規,熙篤會乃本篤會一支 |
離開神樂院,登至最高點,可望大嶼山東鄰諸島,幻想明日大嶼 |
下梅窩途中,蓮花山及三山台東面澗谷清晰可辨 |
梅窩碼頭在望 |
銀礦灣海灘 |
午膳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