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天氣資訊
]
[
交通資訊
]
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
行山路線
]
[
香港地方
]
[
手機覆蓋地圖
]
[
谷歌地圖
]
最佳瀏覽像素:
1024 x 768
[
中原地圖
]
[
地理資訊地圖
]
《船灣鴉山沙螺洞》 (20.6.2015)
光緒十八年(1892),「泰亨約」、「林村約」、「翕和約」、「集和約」、「樟樹灘約」、「汀角約」和「粉嶺約」組成「大埔七約」,共建「太和市」,此即後來的「大埔新墟」。其中的「集和約」,是由靠近「船灣海」的「洞梓」、「黃魚灘」、「沙欄」和「詹屋」等村與其北面位於山區的「沙螺洞村」、「張屋村」、「李屋村」和「老圍」組成。今天的行程,從海邊走至山區,穿過「沙欄」和「蝦地吓」,自「洞梓」登「鴉山」,翻過山坳,入「沙螺洞」,正好貫走了當年的「集和約」群村。我們一行九人,在有紀錄以來最酷熱的端午節中,深深體驗了往來靠海和靠山兩組村落的苦況。有關「集和約」的資料留下不多,當地村民也甚少談及,「集和約」的山海盟約,或因交通不便而無疾而終。後來靠近「船灣海」的「鴉山」、「井頭」、「圍吓」、「黃魚灘」、「詹屋」、「洞梓」、「䃟頭角」、「蝦地吓」、「李屋」、「陳屋」及「沙欄」共十一村十四姓,另組「船灣鄉」,近年更集資重建「三宮廟」。
八仙嶺下的船灣海
船灣十一村,集資重建三宮廟
昔年海灣,被圍墾成耕地,滄海桑田,今已農務式微,遠為馬鞍山
走畢鴉山古道,進入沙螺洞
華鳳仙
沙螺洞盡是荒田,盤地上多溪流沼澤,是香港唯一的淡水濕地
按此看行程照片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