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「東西狗牙連走」,就是上「東狗牙嶺」,下「西狗牙嶺」。然而,行山界對「東狗牙嶺」的位置,並無統一說法,設計此線時,須考證一番,方能決定起步點。原來在六十年代前,並無「狗牙嶺」一名,由於興建「石壁水塘」,有行山人士,不忍「石壁谷」谷內風光將沒,遂每月到訪,谷底仰視,見一道狹脊,詭祕雄巍,眾人公稱為「狗牙嶺」。及後行山風氣日盛,登「狗牙嶺」者日多,旅人足跡遍及主峰東延兩脊,乃分別名之曰「中狗牙嶺」及「東狗牙嶺」,最初的「狗牙嶺」則改稱「西狗牙嶺」。按「中狗牙嶺」之東,實有兩脊,一脊南下「水口」,一脊東南下「麻埔坪」,孰為「東狗牙嶺」?行山界較多指前者,或謂兩脊為「東狗牙」內外二脊。及八十年代有論者以「中狗牙嶺」以東山脊,無「狗牙」之姿,不配稱「狗牙」,只能視為「中狗牙」的支脊,而另指「茶壼嘴」方是「東狗牙嶺」。後又有旅者附和,並稱「茶壼嘴」旁的石澗(即「鳳塘石澗」)為「東狗牙坑」。「狗牙」之名,由無至有,由「石壁」而擴及「塘福」,地名之演變,在短短數十年間,竟可如此!故老相傳,介乎「石壁」至「塘福」間的引水道之北,是一座「爪」字形的山體,西、中、東三牙山脊,就是「爪」字的下半部,今天我們的起步點,正是「水口」,所走的「東狗牙嶺」,正是「爪」字右面一捺,即南脊。一行十四人,好不容易,在嚴寒中完成旅程。查早年居於「狗牙嶺」下的土著,認為此山嶺乃神仙境界,從不涉足其間,以免打擾仙人。更傳說每逢風雨之夜,這一帶會發出「仙樂」,餘音迴蕩,令人陶醉。按地形推斷,「仙樂」應發自「中狗牙坑」(土名「傍澗坑」),因強風吹向坑中,由下而上,吹貫整條石河而產生回聲。今天寒風凜烈,我們行友,也有幸得聞「仙樂」。
【曾大屋、蝌蚪坪、貓仔石】- 後記 (25.12.2012)
今天一行十人,全走「雞胸山」北脊。起步前先參觀「曾大屋」,此乃一座青磚堡壘式的客家圍村,建於同治年間,至今仍鞏固如昔。接著穿「博康邨」,經「香港女童軍博康營地」上山,抄小徑登「蝌蚪坪」,站於坪上,可盡攬「沙田」景色。續沿山脊陡徑上,觀「貓仔石」後,直取山巔,此時游目四顧,遠近名山,盡收眼底。南走下山,不久接「麥徑」,左轉下「沙田坳」,半日行程結束。
曾大屋起步 |
合照 |
回望蝌蚪坪 |
遠觀貓仔石 |
近看貓仔石 |
【大蚊東右坑】- 後記 (23.12.2012)
在「麥徑二段」近「大浪村」處望「大蚊山」,見一隙深陷,谷內蒼壁下垂逾百米,此「大蚊東坑」也。坑源盡處,其右有一幅崖壁,再右隔一山脊,又露另一壁,兩壁崢嶸,俱險地也。今天五人同行,計劃溯「大蚊東坑」至崖底,再覓路橫移離開。惟入澗位何在?有兩說法,其一在「大浪村」村屋後一小水塘,其二在「麥徑」M37路標附近。我們今回依第一說法,順利入澗,跨小水塘後繼續上溯,及抵上游,抬頭見兩幅崖壁中右方一幅,身處其下,我們知已誤中副車,剛才所溯者實「大蚊東坑」右方另一坑澗,姑名「大蚊東右坑」。嘗探續上及右移之路,陡壁間佈滿碎石荊棘,勢必愈上愈險,決定原路退返。其後我們在「咸田灣」及「大灣」繞走一匝,方展歸程。
大蚊東坑及兩幅崖壁 |
小水塘 |
水塘建於1962年 |
上溯大蚊東右坑 |
坑內開揚位 |
可遠觀蚺蛇尖至長咀 |
上溯至此,已臨險地 |
原路退返 |
【圓墩大棠賞紅葉】- 後記 (16.12.2012)
「深井」及「青龍頭」山區,有兩條建於乾隆年間的古村,即「清快塘村」和「圓墩村」,山鄉阻隔,村民選址山中,部分原因是為了避開當年猖獗的海盜。「圓墩村」村民已於1970年代搬到近「青山公路」的「龍如路」旁,舊址現為「民安隊圓墩訓練營」。今天一行三十人,從「圓墩村」新址走到舊址,更全走「圓墩郊遊徑」,來到「大欖涌水塘」北端,這裡有兩條古橋,即建於1868年的「吉慶橋」及建於1914年的「永吉橋」,兩橋相距不遠,中間是東江水輸水隧道在「大欖涌水塘」的出口。大隊在此大休,休後續沿「元荃古道」往「大棠」走,這段路上有不少楓香樹,時值初冬,吸引大量遊人,欣賞及拍攝紅葉,但今年因氣溫未有急降,紅葉比往年遜色。
合照 |
深井聚水塘水壩上的楓香樹 |
青馬橋景 |
蝴蝶誤投蛛絲網 |
傲立林中,看盡幾許過客 |
白雲紅葉兩悠悠 |
香港的千島湖 |
誰與秋風戰―場?遍地盡是黃金甲 |
吉慶橋,已非原貌 |
東江水,注入大欖涌水塘 |
元荃古道大棠段 |
遊人就是為她而來 |
妾心似君心,紅葉好作證 |
【立和坑、塘肚坑】- 後記 (9.12.2012)
今天三人同行「沙頭角」,遊了兩條源於「三峒嶺」的石澗,分別是流出「立和村」的「立和坑」和流出「塘肚村」的「塘肚坑」。行程是先溯「立和坑」,從其左支出澗,後降「塘肚坑」,從其左支入澗。首澗流水較豐,中段頗開闊,三數黝黑濕壁,亦足令旅者神注,未敢掉以輕心。次澗澗貌尋常,水色略濁,近下游處深陷一谷,內藏疊潭,有水管截取山泉,過此谷須橫越谷旁垂壁,為平淡澗途添點難度,澗流再下,便入農莊範圍,可左接山徑離澗。今天所走兩澗,俱見斬樹黨的活動痕跡,途中不乏砍掉了的香樹,更有廢棄了的營帳。
立和世居,可能被列作古蹟 |
橋下是立和坑 |
立和坑初段瀑壁 |
中段高壁矗立,只能仰望 |
左側繞上 |
此樹慘成斬樹黨的試刀木 |
離澗後望回頭石頂 |
佇立回頭石上 |
山嶺上早放的杜鵑 |
下降塘肚坑左支 |
接塘肚坑主源 |
澗貌不揚 |
有水管截取谷內山泉 |
澗道為鐵網所隔,農莊用此網阻截動物走失 |
離澗經過農莊 |
駝鳥 |
山羊 |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