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天氣資訊] [交通資訊] 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行山路線] [香港地方]
[手機覆蓋地圖] [谷歌地圖] 最佳瀏覽像素:1024 x 768 [中原地圖] [地理資訊地圖]

【雙鹿左源】- 後記 (26.9.2010)

「雙鹿石澗」支澗不少,可溯者右支有「夾萬坑」,左支有「研船坑」、「田鹿坑」及今天我們七人所探之「雙鹿左源」。雨季旅人走「鹿湖郊遊徑」,步上「百步梯」時,望向「雙鹿」澗谷,必被雄壯的「井底瀑」所吸引,瀑之左前方,有一直崖,甚具氣勢,嗜攀者見之當躍躍欲試,此崖便是「雙鹿左源」。其入口在「馴鹿潭」與「井底瀑」之間,甫進即有高壁相迎,但有充足手腳位,小心扳石可上。接著是一幅巨形平滑側壁,不可正攀,可從左旁碎石坡附木而上。此後澗道轉緩,卻是漫山竹林,我們循依稀可辨的澗道開林而上,歷個半小時的艱辛,才登上「田尾山」副峰。

步上鹿湖郊遊徑的百步梯
遠望雙鹿左源
雙鹿左源入口
甫進即有高壁相迎
接著是巨形平滑側壁

【點遊馬西石澗】- 後記 (23.9.2010)

「馬西石澗」土名「坑槽水」,發源於「馬鞍山」東南部及「金字塔」群山之中,蜿蜒流下「西貢海」。此澗昔日水盛而有氣勢,故前人列入舊九大石澗中。現在下游民居密集,澗道改觀,可賞者僅上游初段,內有一瀑,分成二疊,下瀑長上瀑短,二瀑中間扣一危潭,水盛時流態形如「中」字,故名「中字瀑」。旅行前輩稱全溯石澗為「線遊」,今天我們五人擇「馬西石澗」精華遊之,便謂「點遊」。從「黃竹洋舊軍路」入澗,兩隊員未慣涉水攀澗穿林,留於一深潭浣浴,餘三人溯至「中字瀑」,暢泳後始折回。秀瀑藏深山,雖是「點遊」,亦足消磨半天。

中字瀑的下瀑,在此暢泳後便折回

【石龍飛瀑】- 後記 (18.9.2010)

「石龍飛瀑」乃新界西第一瀑,夏日其雄姿在「屯門公路」上也可瞥見。訪遊之途,一般在「大欖涌引水道N段」近「汀九」處,覓「石龍坑」入溯,大半小時後可得。然不喜溯澗者,亦可尋山徑往訪,地圖上顯示有上下兩路可通飛瀑,今天四人聯袂來探。在引水道上,自「石龍坑」東行,臨近「汀九坑」前,可見兩路路口,皆繫有路標,先是下路,後是上路。我們經上路上山,山徑明顯,應可直通「石龍拱」。到達280m高的小丘後,我們便捨主徑,折左西下「石龍坑」,此路頗崎嶇,不時須躬身穿越草叢。山徑跨坑道後會繞往飛瀑頂,我們既抵「石龍坑」,便沿坑道下行,在「石龍飛瀑」頂停留片刻,再下瀑底大休。休後重上瀑頂,走下路,下路直指引水道,較上路隱蔽,出口是引水坑,不能逾越,須覓路經附近水務設施返引水道車路。

上山途中,回望汀九青馬二橋
飛瀑頂的平靜溪流
仰望瀑頂,飛泉出峽
湧泉漱石,水珠騰跳
瀑雨貫下,瀑風撲面
荃威花園上的一段引水道

【東澳古道】- 後記 (5.9.2010)

今天三人同行,原欲溯行「彌沙石澗」左源,但由於個別隊員狀態欠佳,未敢貿然挑戰大水而險峻的坑道,改走「東澳古道」。早上天文台發出黃雨警告,但大嶼山卻全日放晴,午後烈日直照,正好急走一段,以提升狀態。

奇妙的觀景亭設計,除正午外其餘時間都遮不了太陽
近距離看機場
大蜘蛛
橋下便是彌沙石澗
水掩堤堰
入探石澗
流水狂嘶,到此回頭
大澳在望
大水日子,龍巖石澗也見瀑流
過橋後便是大澳墟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