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天氣資訊
]
[
交通資訊
]
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
行山路線
]
[
香港地方
]
[
手機覆蓋地圖
]
[
谷歌地圖
]
最佳瀏覽像素:
1024 x 768
[
中原地圖
]
[
地理資訊地圖
]
《華鳳仙》 (26.8.2017)
數日前見華鳳仙開花,當時另有急事,無心欣賞。今天又在同一路上遇上她,花的數量更多,但也只是匆匆一瞥。香港有兩種原生鳳仙,分別是香港鳳仙和華鳳仙,香港鳳仙稀有,華鳳仙在沼澤田邊等濕地則不難找到。鳳仙花的特徽為花冠下的一條長距,好像鳳尾,其花瓣則開啓如鳳頭,故名鳳仙。中國古人見鳳仙花,便聯想起鳳凰,宋代王鎡《鳳仙》一詩,便是寫秦朝弄玉隨鳳凰仙遊的故事,詩曰:「鳳簫聲斷綵鸞來,弄玉仙遊竟不回。英氣至今留世上,年年化作此花開」。
華鳳仙,背後更有華的故事
左右對稱的花瓣
彎彎的花距,是一條又長又窄的中空管,內藏花蜜
思念,化作點點胭紅
《西高夕照》 (12.8.2017)
個多月前,欲上「西高山」觀日落,遇雨而不可得。今天重來,十一人同行,登上「西高山」山頂,如願地看到日落,也被「維港」的夜景吸引,遲遲不願歸。是夜有「英仙座流星雨」,「山頂」擠滿遊人,我們卻離群而去,走向漆黑,沿著没有燈照的水泥路下山,尋找夏夜最後的螢光。其間,也遇上一些兩棲及爬蟲類動物。
夕陽西下
餘暉灑落海面
畢竟,留不住夕陽,也留不住彩霞
了哥王
華燈初上,夜幕低垂
黑眶蟾蜍,俗稱癩蛤蟆
《立秋行》 (7.8.2017)
轉眼八月天,時序已到「立秋」。中國古老智慧有「熱在三伏」之說,按天文台網上文章解釋,所謂「三伏」,是「初伏」、「中伏」和「末伏」的總稱。從「夏至」後第三個庚日開始「入伏」,第四個庚日為「中伏」,「末伏」是「立秋」之後的第一個庚日。以2017年為例,「初伏」在7月12日,「中伏」在7月22日,「末伏」在8月11日。換言之,今天仍在「三伏」中,難怪酷熱天氣警告未除。早上進山,傍溪行,和秋老虎打個招呼,午後便下山。
香港鷹爪花
毛西番蓮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