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天氣資訊] [交通資訊] 《水調歌頭—遊覽》作者:黃庭堅

瑤草一何碧
春入武陵溪
溪上桃花無數
枝上有黃鸝
我欲穿花尋路
直入白雲深處
浩氣展虹霓
只恐花深裏
紅露濕人衣
坐玉石 倚玉枕
拂金徽
謫仙何處
無人伴我白螺杯
我為靈芝仙草
不為朱唇丹臉
長嘯亦何為
醉舞下山去
明月逐人歸
[行山路線] [香港地方]
[手機覆蓋地圖] [谷歌地圖] 最佳瀏覽像素:1024 x 768 [中原地圖] [地理資訊地圖]

【聶高信山、金馬倫山】- 後記 (29.5.2013)

「渣甸山」(高433m)、「聶高信山」(高430m)及「金馬倫山」(高439m)高度相若,有如三兄弟般,護蔭「灣仔」、「跑馬地」及「銅鑼灣」一帶的商住區。其中「渣甸山」有「港島徑」可通,較多遊人到訪。餘二山問津者稀,今天我們四人,特來一探。「黃泥涌峽」起步,經「布力徑」至「聶高信南崖」底,即展登山之旅。沿南脊仰攀,經「面具石」登頂,在山頂繞發射站走了一圈,周遭多雜木亂草,未有久留。下山先西後南,接回「布力徑」,走至「中峽」,轉登「金馬倫山」主峰。峰上景緻開揚,此時正立足於「香港島」的中心點,無論「港島東」、「港島南」、「港島西」及「港島北」的風光,都入眼底,夏日天氣易變,時晴時雨,我們更碰見東邊日出西邊雨。續走南脊下山,接「中峽道」,出「灣仔峽」,順訪「寶雲道」上的「姻緣石」,最後經「肇輝臺」返回「灣仔」鬧市。

聶高信南崖的雕塑石,或稱鷹咀石
面具石,土名蜈蚣咀
聶高信山,土名蜈蚣嶺
形如手指的怪石
狀若鳥龜上山的怪石
由左至右,陽明山莊、紫羅蘭山、深水灣及海洋公園,點擊圖片可放大看全景圖
點擊放大相片
山頂發射站
登金馬倫山途中下望跑馬地,對岸是東九龍,右邊是剛走過的聶高信山,點擊圖片可放大看全景圖
點擊放大相片
金馬倫山,土名飛鵝嶺
西面天陰有雨
姻緣石
下望灣仔,點擊圖片可放大看全景圖
點擊放大相片

【新田穿村遊】- 後記 (18.5.2013)

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文氏,主要聚居「泰亨」及「新田」,兩地皆有公園立文天祥像。「新田」一支明初遷來,初居「屯門老虎坑」,後遷往「麒麟山」以西濱海平地,闢沼澤為良田,「新田」一名,或因此而來。原居此地的一些小戶,則稍作遷移,「潘屋村」可能是其中之一。文氏的人口繁衍,家勢興旺,如今「新田」的多條村落,如「永平村」、「蕃田村」、「青龍村」等,以及稍遠的「洲頭村」,都屬於文氏家族。是日「新田」一帶,最高溫度近33度,難得一行廿二人,從「新田」走到「落馬洲」,堅持完成既定行程(文天祥公園 → 大夫第文氏宗祠麟峰文公祠洲頭村 → 潘屋村 → 落馬洲瞭望台),行友當中,不少都是不慣跋山涉水的,肯頂著烈日同行,深表謝意!最後一提「大夫第」,當地村民冠以別號「油榨」,因當年「大夫第」曾生產植物油,今天榨油設備成為陳列品,是一橫臥巨形樹幹,裡面挖成中空狀,樹幹側面切開一條縫隙,至於如何操作?是否就是《天工開物》中的「南方榨」?行友議論紛紛,徘徊不去。

合照
公園內的雞蛋花
文天祥像
上聯記望煙樓軼事,文應麟樂善好施,高地築樓,每逢歲荒,登樓看百姓炊煙,誰家斷煙即送糧接濟
麟峰文公祠,參觀時務必留意門樑及神龕上的精緻雕塑
仁壽圍圍門頂的「仁壽平康」
仁壽圍的破落圍牆
位於安龍村的沃經堂,建築簇新,是一座社區祖祠
大夫第
這鯉魚裝飾叫「吐水」,用以把屋頂收集的雨水於魚咀排出
官方資料稱此為「花生油榨」
左右是光緒皇帝御賜詔書木刻,有漢滿兩種文字,中間名匾是武進士文灼勳贈予屋主之物
大夫第屋脊上的石灣陶塑,點擊圖片可放大看全景圖
點擊放大相片
東山古廟位於永平村內,已有五百多年歷史,乃紀念文氏先祖天壁(號東山)而建
麒麟山
洲頭村牌坊正面
洲頭村牌坊背面
廷士家塾
潘屋村的現代豪宅
落馬洲邊境禁區景色,此範圍將於六月十日開放
落馬洲瞭望台上北望神洲,點擊圖片可放大看全景圖
點擊放大相片

【髻山】- 後記 (12.5.2013)

「髻山」又名「丫髻山」,高121m,從某一角度看,山頂像小丫頭頂上的兩個髮髻,故名。據風水師云, 這兩髻稱「展誥」,意指皇帝的聖旨,唐朝卜應天所作的《雪心賦》言:「··· 金誥花開,男婚公主 ···」,金誥花開,即言展誥山形,兩頭微高為金頂,故名金誥花開,如展開帝王封贈之詔書也,若得金誥花開之形,應出男人貌美,婚配公主,而為駙馬也。北宋年間這個風水寶地被人發現,此人就是「錦田」落擔開基祖鄧符協,他將太公鄧漢黻從江西遷墳至「髻山」的「玉女拜堂」穴,而另一「仙人大座」穴,則留為己用。說也神奇,鄧族九代之後,果然出了一個稅院郡馬。今天到「髻山」作半日遊,從「盛屋村」旁登山,山頂景致豁然,「米埔」、「南生圍」及「尖鼻咀」一帶的魚塘景色,盡收眼底。山腳及山腰滿佈山墳,下山時嘗在墳間覓路,找到了「仙人大座」,卻找不到「玉女拜堂」。

髻山,可見左右兩個髮髻
魚塘景色
山頂有很多蝴蝶

【蠄蟝石頂、螺地墩】- 後記 (5.5.2013)

「萬宜水庫」風光精粹,在「水徑頂」內的港灣,岸線曲深轉折,可說是灣內藏灣,山重水複,金黃色的湖岸,正好在山與水間鑲上華麗的襯飾。欲全賞「萬宜水庫」北岸美景,大概須三看「水徑頂」,一看在「橫頭墩」,二看在「蠄蟝石頂」,三看在「螺地墩」。半年前曾訪「橫頭墩」,一看印象難忘,今天再來,作二看與三看,遊「蠄蟝石頂」共十三人,遊「螺地墩」時餘下九人。在「螺地墩」以東有一小崗,頂上平坦,向外俯看,可將整片「大浪西灣」一抱入懷,遠方「三洲仔」外還有「長咀」,極目東海,景致浩瀚磅礴,我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信步可至的觀景台。

朝著目標進發
蠄蟝石頂
立蠄蟝石頂上,背景為橫頭墩,圖左見水徑頂的北端,圖右內灣為黃竹坑
黃竹坑全貌
南望視野可至白臘灣外的甕缸群島
麥徑上合照
吹筒坳坑,坑右山脊是上登螺地墩之途
螺地墩上看四疊潭
大浪西灣、三洲仔及長咀,如遇夏日藍天,這會是明信片上的風光
螺地墩上看水徑頂

【鹿巢山賞石】- 後記 (1.5.2013)

「鹿巢山」分東西二峰,東峰高458m,西峰高414m,標高柱卻在較矮的西峰。山頂上最為旅人樂道的,乃羅佈在東峰上的奇石,有像人面,有像碉堡,高伸如砲,低伏似羊,或巨獸,或怪物,林林總總,煞是有趣。今天六人到訪,在遊「蜥蜴石」時還見天晴,移步往「獨木舟石」時,忽而東風捲霧,雲煙湧至,十步以外景物,沒於一片茫茫,在石陣中迷走數轉,幻覺四野俱是伏兵,抬頭見烏雲擁聚,恐大雨將至,匆匆下山。

麵包石,或試劍石
合照
特寫
蜥蜴石
靈龜獻仙草?
蛋糕石,或擂台石,或試劍石
獨木舟石,或龍船石
象蛙石
鱷魚張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