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日冷鋒剛至,「馬鞍山」埋於雨霧中,如此天氣,實不宜輕犯「赭淵」、「象門」等險地。七人小組,改遊地勢較低的「雞榕坑」,此坑分上下兩支,自「雞公山」流入「榕樹澳」。此行走上支但非全溯,澗道平緩,惜石滑難展快步,至「石坑坳」接「麥徑」,需時逾一小時。若全溯則須於後段隨主源擺右,上闖深藏於「雞公山」之危崖絕壁。在「石坑坳」小休片刻,見時間尚早,決定再添一澗。繞過「雷打石山」,下山接「北潭涌家樂徑」,入溯「蛇地坑」,此坑為「花潭五澗」之一,源自「太墩」,至「北潭涌」匯「花潭石澗」流入「斬竹灣」。午後坑道乾爽,穿林疾走,僅一小時便抵源頭。在「太墩」頂俯瞰「西貢」內海,景色宜人。沿陡徑下山,半句鐘便抵「北潭涌」巴士站。
【河馬腹地】- 後記 (2.12.2007)
「河馬腹地」一山接一山,北起「凹頭」,南迄「大欖涌水塘」,分別為「蠔殼山」、「掌牛山」、「井坑山」、「四排石山」、「黃茅嶺」及「白水嶺」。這回一行二十六人,10:00am從「大欖隧道口」起步,上山接「大欖涌郊遊徑」,先登「井坑山」,如續走郊遊徑則往「四排石山」,大隊棄郊遊徑,北走直指「掌牛山」,山徑轉崎嶇,浮沙碎石,不時草蔓封途,且下山又復上山,日照下體力消耗不少,下「掌牛山」後,十四人離隊,餘十二人登「蠔殼山」。這一帶山頭,有不少壕溝,藏於雜草中,疑是舊日軍事設施。「蠔殼山」上的小廟,高不及腰,令人稱奇,此廟牆用青磚,頂蓋水泥,內有半卵形大白石,前輩朱維德說是二伯公廟。下山誤為石級路所引,迫於入闖地盤,得地盤守衛通容,始出「凹頭」「友善街」,其時3:00pm。
大欖涌郊遊徑起點合照 |
【蓮龍石澗】第二回 - 後記 (18.11.2007)
去年訪「蓮龍」而誤入「潛龍」,今年重訪,按圖索驥,不容再失。一行七人,9:45am從「大地塘村」39號屋右轉斜落入澗,至近高度120m左轉「蓮龍石澗」,入口榛莽橫封,須匍匐而進。澗道漸行漸見開揚,280m遇「蓮龍」主瀑,壁右上攀,遇分源位轉左。未幾見一陡長濕壁,暗瀑下垂,瀑左附木上扳,途中巧遇蛇蛙大戰,難得一見。瀑頂有滴水洞,高度400m有一線瀑。末段岔位取右,上攀至高度600m後離澗,澗程共三小時半。最後登766m高之「蓮花山」大休,2:00pm展歸程,經「三山台」下「低埔」,4:00pm返「東涌」。
蓮龍隱蔽的入口 |
蓮龍主瀑 |
蓮龍左源初段長瀑壁 |
蓮龍左源中段一線瀑 |
【老人山】- 後記 (3.11.2007)
入秋後的第一度泠鋒剛過,氣溫回升至20度上下,間有陽光。9:50am七人起步往「貝澳灘」,沙灘東面盡頭有一條小溪,涉水而過,接往「望東灣」的小徑。「望東灣」是面向西面的寧靜小灣,「望東」之名不知何來﹖接著沿山徑上走,傍海而行,眼前小島便是「石鼓州」。在一塊寬平巨石後,找到往「二浪灣」的下山路,探訪「澄碧村」,灣畔小渡,可供遊艇停泊,乃此豪華屋村唯一的對外交通。1:30pm再續行程往「大浪灣」,在偌大的沙灘上留下我們的足印,轉入「大浪村」,村內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、竹之屬……,眼前忽見蝶舞雙雙,上下翩飛,行友戲言,豈梁山伯與祝英台歟﹖2:00pm抵「龍尾」,登「老人山」,其主峰高303m,乃「芝麻灣半島」的最高點,與峰上山火瞭望站的職員攀談了半句鐘後,往走高302m的副峰,峰頂有平整岩石,可近觀「貝澳」全貌,風光更勝主峰。下山返「貝澳」,巧遇水牛群橫渡「貝澳河」,為今次旅程添上動感的一幕。在車站稍侯片刻,5:20pm登上巴士返「東涌」。
涉水而過 |
望東灣 |
石鼓州 |
二浪灣 |
灣畔小渡 |
澄碧村 |
大浪灣 |
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 |
龍尾 |
老人山峰頂合照 |
山火瞭望站 |
老人山副峰 |
貝澳全貌 |
水牛群 |
日暮歸途草色青 |
【大坪坑】第二回 - 後記 (24.10.2007)
六月訪「大坪坑」誤入支源,這回重遊自是有備而來,雨季已過,坑道變得較易走。三人10:40am入澗,50m高度岔位轉左,未幾逢「一線峽」,峽中回望,可見「雞公山」及背後的「南中國海」。復走澗道入林,澗末有雙層瀑壁,第一層輕易可上,第二層高近三四十呎,壁左附木而上,但中段並無草木,須在崖壁間扣石上扳,最後還要仰攀一段陡直草坡,始離險境,其時12:40pm。繼經「分水坳」緩下「薑山郊遊徑」,途中可觀察「靈白」及「大浪」兩水系。3:15pm下降「大浪右坑」接回引水道,這小段澗程需時約35分鐘。續沿引水道出「石壁水塘」,乘巴士返「東涌」。
重遇大坪坑岔位,上次誤入右源,今回選走左源 |
左源初段 |
左源初段壁位,遠景為雞公山 |
一線峽 |
上攀一線峽 |
大坪坑源頭瀑壁 |
大浪右坑下源短瀑 |
大浪右坑下源水潭,下為直壁 |
大浪右坑近引水道一段 |
【青大石澗】- 後記 (1.10.2007)
強烈季候風信號下,一行五人,10:00am自「良景邨」上山,抵「良田坳」折左,踏破碎舊軍路下「青大石澗」。先訪「臥龍潭」,水淺未能暢泳。回溯澗道探「四疊潭」,路途略為崎嶇,主瀑下大休嬉水,水足潭清,可謂樂而忘返。1:30pm回程,為免攀爬犯險,原路返「良田坳」,3:30pm「良景邨」乘巴士賦歸。
【研船坑、田鹿坑】- 後記 (16.9.2007)
煙霞四合,空氣欠佳,走在林蔭澗道,可能是親近大自然的較佳選擇。這回有十餘歲的小朋友參加,合共六大一小,9:00am自接近「千絲瀑」頂的水務用小路折右下闖,接「研船坑」,在「研藥槽」附近來回走了一轉,始上溯「研船坑」,坑貌平平,中有分源,取左直達「螺地墩」。小休後下山接回「鹿湖郊遊徑」,入「雙鹿石澗」,「鳴幽瀑」下深潭暢泳。泳罷四人續探「田鹿坑」,1:50pm入澗,中段連環瀑璧可算全日最精采處,但有一兩險位亦需小心攀爬,離澗後還需游走一段竹林,3:20pm始登「田尾山」巔。回程取道「牌大走廊」,5:00pm抵「魚湖」巴士站。
研船坑中段瀑布 |
鳴幽瀑嬉水 |
石上瀠瀠泉水清,誰能於此洗塵纓? |
田鹿坑岔口 |
田鹿坑左源第一瀑 |
田鹿坑左源第二瀑 |
田鹿坑左源瀑布上面深潭 |
田鹿坑左源後段瀑布 |
【龍門郊遊徑】- 後記 (8.9.2007)
盛夏已過,天氣略為轉涼,漫走在林蔭道上,完全沒有暑熱感覺。在「川龍」吃過早點後,11:00am起步,「龍門郊遊徑」中途折上「相思林徑」延續段,抵「肥佬麥」大休。過「一條龍」後轉右下山至「城門水塘」「灰橋」,5:00pm到達「波蘿壩」小巴站。
【黃龍坑消夏】- 後記 (1.9.2007)
這三兩天的藍天白雲,大概是今年的最後景象,九月中開始吹東風,香港將回復煙霞漫天的日子。藍天白雲下的黃龍坑,顯得格外嫵媚,真是百遊不厭。這天六名行者,緩步至黃龍主瀑,便長時間大休玩水,暑氣盡消,回程原路返東涌。
【夏日串遊東北群村】- 後記 (4.8.2007)
在三十五度、驕陽似火的天氣下走13公里的山路,對城市人來說,有點匪夷所思。但藍天白雲,青山綠水,林木蔥郁,茵草滿坪,新界東北郊野,正正就是城市熱島旁的消暑勝地。今天漫遊的是久為旅界前輩稱譽的「詩畫之路」,炎夏中遊人稀少,畫中的翠谷、涓泉、孤村、幽峽、小河、淺灘、曲岸、古渡、清塘、魚藤、老樹、……,格外寧靜。「三椏村」的士多老板,特意摘下所種毛瓜泡湯,以餉跋山涉水來訪的客人,飲罷這鍋鮮甜的毛瓜湯,四人體力倍增,過「分水坳」如履平地,至「谷埔」、「鳳坑」已是日落西山,體力猶覺有餘未盡。
《日月交輝大嶺峒》(28.7.2007)
三人在「湛山寺」走了一轉,已近5:00pm,陽光仍然猛烈,為求趕及5:50pm月出時間,乃起步往「大嶺峒」。登頂極目東海,水天相接處,有點迷離。6:20pm赫然發現一輪白月,跳出了霞霧,亭亭立於彩雲端,高高掛在「果洲」上。際此日月交輝,仰視藍天,臥享清風,人生到此,夫復何求﹖7:10pm日落前下山,夜幕漸垂,山下回首,已是月上梢頭。
大嶺峒,仲夏觀日、觀月、觀星的好地方 |
《故人具龍眼,邀我至田家》 (21.7.2007)
頂著烈日,走了四小時的山徑,來到友人的田廬,客人滿身大汗,主人「空調今始為君開」。田廬立於水池,背倚山坳,池水吸收日照,風從山坳而下,屋內雖盛夏猶覺清涼,空調只是備而不用,今為兩行山客而開。主人以汽水、熱茶代酒款客,不談桑麻,共話荔枝、龍眼、黃皮、大樹波蘿、葡萄、楊桃
……,就是盤算著何時可一嚐佳果。龍眼當造,自然是邊行邊摘邊品嚐。屋前有高數米的龍眼樹,爬梯摘取,黃皮結果期剛過,幸運地還找到一些可吃的,於是一併打包。不經不覺,已屆黃昏,原來已逗留了四小時,臨別留言:「待到中秋日,還來就楊桃」。
【玉女瀑】- 後記 (24.6.2007)
在三十三度的炎熱天氣下,五人自「萬德苑」走了一小時的陡峭山徑,11:00am來到「散髮瀑」頂,逕入澗道尋訪「玉女群瀑」。僅走十分鐘便見「玉女主瀑」,狀若銀河崩缺,下承清潭,至此正好一浴銀河之水,以潔凡俗之軀。續走是連串幽潭美瀑,當中又以最後一瀑至具美態,且是淋浴消暑的好地方。此後澗途轉趨平淡,漸行漸密,經過一輪攀藤附葛,12:30pm窮源至「四方山」坳。歸途取荒徑下「肥佬麥」,走「大帽山」高腰林徑,接「龍門郊遊徑」,3:30pm抵「城門水塘」小巴站。
玉女下瀑 |
玉女上瀑 |
【大坪坑】- 後記 (21.6.2007)
夏日南風天,空氣格外清新,極目南中國海,「萬山群島」清晰可見。四人走進「二澳村」附近的雜草叢中,找到了「大坪坑」的入口,甫進內便是一小段乾石澗道,過後便見小潭小瀑相接,果然是聞名已久的「玻璃水」。約50m高度遇分源,誤取右源,至140m見水源漸枯始知不妙,更不願在炎夏中爆林硬攀「深坑瀝」,乃原路折返,其間遇蜂襲,僅一人倖免。重返分源位時已過1:00pm,不欲花時再探左源,改往「萬丈瀑」,暢泳消暑。歸程經「萬丈布」、「龍仔悟園」返大澳。
二澳灣 |
作業中的漁船 |
路邊的假蘋婆 |
大坪坑入口的乾石澗道 |
大坪坑的小潭小瀑 |
個多月後重臨萬丈瀑,水量大增 |
天池暢泳 |
清泉石上流 |
鼻涕瀑,不只是兩行鼻涕,而是眼淚鼻涕一齊來 |
【仙姑裙邊戲新娘】- 後記 (16.6.2007)
趁著低壓槽剛過,雨後初晴,香港空氣罕有地清新,一行四人,登遊「仙姑峰」裙帶路。「船灣淡水湖」水色如銀,固然奪目,「印洲塘」外「東坪州」靜靜地浮於「大鵬灣」上,更是有緣方可一睹。「橫山」上下廢村,野林密蔽,屋舍傾圮,一片殘垣敗瓦,意景極盡荒涼。村外山溪環迴,泉韻不絕者,「繞絲溪」也,傍溪而行,擇清潭而浸浴,實炎夏間一大樂事。歸程順訪「新娘」「照鏡」二潭,一日旅程,就在雄邁的瀑布下,水聲隆隆,白沫紛飛,瀑風撲面中結朿。
【田尾坑下游】- 後記 (26.5.2007)
夏日嬉水,二人成團。8:50am「西灣路」橋底下降「田尾坑」,至「萬宜水庫」回溯,11:40am重返「西灣路」。「放翠潭」中暢泳,「石棧廊潭」中享受水力按摩,「丹壁飛瀑」下淋浴,盡皆激賞勁讚。「石棧廊潭」中更發現一奇怪水域,不斷有水泡自水底上升,箇中原因,耐人尋味。
【吊古戰場遊】- 後記 (12.5.2007)
「東澳古道」為昔日東涌來往大澳的交通要道,平坦易行,但在三十一度的艷陽下走畢全程,也是對體能的一定考驗。10:15am九人於東涌地鐵站起步,步上附近小崗,參觀小炮台遺址,穿過「馬灣涌」這新市鎮中的小漁村,再沿海邊小徑走訪「侯王宮」,賞河口濕地生態,繼續是「䃟頭村」、「沙螺灣」及「䃟石灣」,「䃟石灣」被選址為「港珠澳大橋」的起點,優美寧靜的海灣或將成集體回憶。過一小丘後便是「深屈」,這裡有公路上通「昂坪」。接著「茜草灣」一段為全線景色最壯麗的地方,一望無際的大海,歷史上曾上演多場慘烈的戰役。最後登上半山,尋訪「嶼北界碑」,瞰賞大澳全貌後,才進入大澳市中心,3:00pm抵大澳巴士站。
【白石坑】- 後記 (9.5.2007)
一行三人,10:00am自「掃管笏」小巴總站起步,接上麥徑後很快便找到了「白石坑」,10:30am入澗,初段寬敞,滿佈水潭大石,間或見捕蠅草及豬籠草。約200m高度遇分源位折左,已是上源景貌,攀爬一段後便離澗右上山脊,再沿脊下返麥徑,此時在烈日下已走了三個多小時,一人離隊,餘二人續探「大欖涌水塘」北面的一條短澗,姑名「欖北坑」,此澗水源來自「黃泥墩水塘」,經地龍及人工水梯南注入「大欖涌水塘」,幾道流瀑,數碗清潭,倒也精采。3:15pm回程自「黃泥墩水塘」下「大棠」,4:00pm乘小巴返元朗市中心。
白石坑初段 |
水潭大石 |
怎麼卡住了? |
白石坑上源 |
香港的千島湖 |
欖北坑初段潭瀑 |
欖北坑後段潭瀑 |
攀爬至欖北坑末段 |
人工水梯 |
地龍出口 |
訂閱:
文章 (Atom)